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,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学生团队精心打造的“戏润永清”项目,正以独树一帜的文化赋能模式,为乡村发展注入澎湃动力,其经验可为京津冀乃至全国多地所借鉴。
永清县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区,但此前文旅资源碎片化、农业效益低下、人才外流等问题成为发展的“绊脚石”。天津理工大学团队凭借“戏润永清”项目,以“1+2+3+N”模式破局,构建起“戏曲+旅游/教育”双链互动体系、“农田+文化/旅游/教育”三端协同的创意农业样板,打通“农产品销售-文化推广-区域协作”全产业链,形成特色文化引领、多业协同共振、数字技术赋能的立体化发展格局。
戏曲文化活化赋能文旅融合。项目团队深挖永清戏曲资源,打造停云谷国际文化艺术小镇,举办沉浸式戏曲主题活动、非遗文化展演、戏曲+研学活动,将分散文旅资源整合成集中体验区。小镇开园首日游客超6000人次,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,有效破解文旅资源散、吸引力弱的难题。现代农田聚能开创农旅融合新路径。在大辛阁村试点建设多功能海泽田大棚,创新“农业种植+旅游采摘+研学教育”模式,种植特色农产品,开发创意场景,联动京津冀高校建立产学研基地,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,带动农民年均收入增长30%,农业投入产出比达1:5。数字技术赋能产业协同。依托“新智通途”APP构建产业资源整合平台,开展“我为永清代言”数字营销大赛等线上活动,推动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年增5倍,触达用户超百万次。
“戏润永清”项目带动当地就业岗位1241个,电商、旅游、农业等产业年综合盈利超300万元,农民人均收入显著提升。同时,与益田艺术学校合作,累计输送专业人才300名,破解了人才短缺问题。项目构建“政府引导-高校支撑-企业联动-村民参与”的内生循环机制,形成可持续发展路径。未来,项目将以停云谷小镇为核心,规划建设田园康养社区,开发“戏曲+康养”特色服务,启动模式复制计划,助力贫困地区构建“个人脱贫-产业振兴-区域协同”良性循环。该项目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,展现了青年一代在乡村振兴中的创新活力和社会责任感。